2010年4月16日 星期五

三不知將軍

話說北洋軍閥張宗昌,為著名的三不知軍閥,哪三不知呢?


一不知錢多少,二不知姨太太多少,三不知兵多少 。


他的軍隊則是:官比兵多,兵比槍多,槍比子彈多。


而這張宗昌又是個大老粗,但他喜歡學文人寫寫詩詞,留下許多驚世名作,予以後人許多娛樂,茲舉例幾首:



大炮開兮轟他娘!威加海內兮回家鄉!


數英雄兮張宗昌!安得巨鯨兮吞扶桑!



又如:



好個蓬萊閣,他媽真不錯;


神仙住過的,咱也坐一坐。



又如:



聽說項羽力拔山,嚇得劉邦就要竄。


不是俺家小張良,奶奶早已回沛縣


2010年4月15日 星期四

北宋的歲幣

於救國編版歷史教科書中關於王安石變法的原因,強調者有三,一為歲幣二為冗官三為冗兵。而歲幣在國編版課本中特別強調,認為其為北宋財政沈重負擔原因之一。這種論點在課本多元化的今日,仍為各版本教科書所強調,但事實真如此否?


依據馬端臨的文獻通考,北宋官員每年需要支出的奉祿大約在一千二百萬缗錢。而北宋的國家總稅收約為六千伍佰萬缗,換言之,有五分之一的稅收花在支出官員的薪俸上。而北宋官制複雜,採取官、職、差遣分離的制度,只有有差遣的才是實際執行政務的官員,而北宋有官有職而無差遣的官員約佔百分之六十,換言之北宋的冗官占了百分之六十。而軍隊方面,北宋每年約開支四千八百萬缗的軍費,而北宋軍隊表現如何?我想不用多說了。


那歲幣支出又如何呢?實際上歲幣支出只佔北宋總稅收的1%左右,亦即六十五萬缗上下。如以財政支出來看,歲幣的支出並不是很大的負擔,但如同心理學所言人對失去的感受比得到的感受強烈許多。冗官、冗兵之花費究竟是在自己人口袋中,雖然冗官冗兵士真正的財政負擔,但是北宋人卻對歲幣支出感到格外強烈。


套句現在的話:「歲幣只是社會觀感不好」。北宋財政沈重負擔之原因時為冗兵與冗官。